【栽培】大棚栽培美国黑莓技术


美国黑莓 , 俗称“黑草莓” , 为蔷薇科黑莓属多年生藤本鲜食水果 。 原产北美 , 是第三代新兴水果 。

【栽培】大棚栽培美国黑莓技术

文章插图

1、大棚的构造:大棚坐北朝南 , 东西向为其长度 。 北墙及山墙用坯砌成 , 墙体厚度0~8m 。 骨架用水泥柱作立架 , 竹杆作供架 。 棚长度60m , 宽10m , 棚顶高3m 。 大棚所用薄膜为无滴膜 。
2、定植及搭架方法:
(1)定植 。 采用南北向条状栽植 , 株行距为lm×1.6m , 即667m2栽420株 。 定植时间为11~12月或3~4月份 。 定植前按株行距挖宽50cm、长60cm的定植沟 , 按667平方米 , 施入优质土杂肥4000吨、复合肥50kg于沟内 。 栽植时选根多发达的优质壮苗 。
(2)搭架 。 采用篱形支架 , 栽植后沿栽植行每隔5m立一水泥柱 , 支柱上拉2~3道铁丝 , 各道铁丝间距为30~40cm 。
3、棚内管理:
(1)扣棚时间 。 适时扣棚保温是黑莓栽培的关键技术 , 当大田夜间气温降到8.0℃时进行扣棚较为适宜 , 此时花芽已分化 , 植株尚未进入休眠 。
(2)肥水及湿度管理 。 在扣棚前应施足基肥 , 667平方米施优质土杂肥3000kg , 50%硫酸钾 , 含磷47%氮19%的磷酸二铵各30kg 。 于开花前和果实膨大期分2次进行追肥 , 一般用复合肥50~75g/株 。 从开花前7~10天开始 , 每隔10~15天喷1次叶面肥 , 依次为尿素(300倍液)、氨基酸复合肥(300倍液)、光合微肥(500倍液)、磷酸二氢钾(300倍液)等 。
浇水共3次 , 分别在扣棚后、开花前、果实膨大期进行 。 棚内相对湿度 , 在开花前以70%一80%为宜;偏低温度时 , 可向枝上喷水 , 以利植株新梢生长;开花着果期宜在60%左右 , 利于授粉与着果;着果后到采收期宜在60%一70% 。 如果湿度过高 , 可在每天上午放风l一2小时进行降湿 , 或加盖地膜 , 减少土壤水分向棚内蒸发 。
(3)温度调控 。 黑莓从扣棚至采收结束的温度调控可分为4个时期:
【【栽培】大棚栽培美国黑莓技术】①扣棚后到芽萌动期 , 扣棚后4~5天内对棚封闭 , 昼夜覆盖草帘;然后每天上午8时左右卷起棚上草帘 , 下午3时再盖上草帘 。
②萌芽至开花前 , 此期棚内白天温度调控到不超过20℃ , 夜晚温度保持在4~10℃为宜 。
③开花到浆果膨大前 , 此期棚内的白天温度调控到20~26℃为宜 , 夜晚温度宜保持在7一13℃ , 以利授粉和提高着果率;
④浆果膨大至采收结束 , 此期棚内的白天温度保持在25~32℃ , 夜晚温度宜维持在10~16℃;昼夜温差控制在10℃以上 , 以利浆果膨大、着色、提高含糖量 。 在②~④期 , 如棚内温度过高 , 可打开通风窗等降温;如温度降至适宜温度下限时 , 应及时封闭通风窗等 , 甚至覆盖草帘 。 如遇连雨阴天 , 棚内可采取增温保暖措施 。
(4)整形修剪 。 栽植后春季幼苗开始萌发 , 在基部留3~4个生长旺盛的新梢向上吊绑在立柱的铁丝上 , 其余新梢从茎基部剪去 , 使之形成3~4个主干枝 。 扣棚后同样再留2~3个生长新梢形成2~3个次干技 , 其余新梢从茎基部剪去 。 当主、次干校长到60cm时开始留副梢形成侧枝 , 主、次干枝长到lm时应及时打顶 , 以促使副梢生长 , 副梢一般留4~7叶摘顶 。 8月下旬将一些病虫枝、细弱技.过密技剪去;在扣棚后 , 将主次干枝上的枯死枝条和衰老枝条从基部剪去 。 一般每株留主干枝3~4个 , 次干技2~3个 , 每条主、次干枝留侧枝4~6个 , 每株留芽数约450个 。
(5)采收 。 在大棚内 , 中间范围的温度较高 , 浆果成熟较早 , 周边2m范围的温度较低 , 浆果成熟较晚 。 棚内浆果成熟期从3月下旬开始 , 到4月下旬结束 , 持续30~40天 , 因此要分批采收 , 一般5~6天采收1次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