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子病排寒

月子病排寒民间疗法生姜,烫热了,擦背,直至皮肤潮红,每日一次 。同时用生姜 , 艾叶,肉桂泡脚,每天坚持,不出一个月,你的寒气就出来了 。
姜汁烩饭是不错的选择 。做法:姜去皮,磨成汁,加点酒和调味料(盐、酱油)调和也可加猪肝片或鸡蛋(除壳)在饭滚的时候倒进饭面,饭熟就可食用 。

月子病排寒

文章插图
2月子病排寒中医疗法头部
头部为「诸阳之汇」,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部位 。而寒邪容易侵袭人体的阳气,因此,感受风寒邪气 , 头部首当其冲 。通常一淋到雨,头部就会感受寒湿,加上头部阳热气盛 , 毛孔常处于开张状态,寒邪就更容易侵入 。假如寒气长期从头部侵入,就会形成顽固性头痛、偏头痛 。
养生秘诀
建议出门在外,特别在寒冷或多雨的季节,一定要注意携带雨具,下雨时及时保护头部 。晚上最好不要洗头,或是洗完头一定要用毛巾擦干 , 或使用吹风机吹干,以防寒气入侵头部而引起头痛 。
背部
人体背部有膀胱经和督脉循行,也是阳气旺盛、容易感受寒气的部位 。背部受寒,日久渐积 , 可能引起颈椎病、肩周炎、腰椎间盘突出、腰肌劳损以及慢性腰腿痛 。
养生秘诀
从背部排除寒邪,就可以根治这些病症 。拔火罐、刮痧、针灸、推拿按摩等中医疗法,常选择背部作为治疗部位,就是这个道理 。
口鼻
口是饮食进入的第一关,冰冷的饮料、寒凉的食物,都会藉由口把寒气带入胃部 。鼻是空气进出的通道,寒气可以随呼吸侵入肺部 。恶心、呕吐、咳嗽、吐痰、鼻塞、打喷嚏等 , 都是口鼻受寒的表现 。
养生秘诀
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流行时,戴上口罩,可以防止寒气的侵入 。
毛孔
全身的毛孔张开时 , 若不注意保护,寒邪会乘虚而入 。剧烈运动后大汗淋漓的人,如果遭遇暴雨、空调冷风 , 最容易生病 。
养生秘诀
不妨饮用生姜红糖水,使寒气从毛孔排出,可以防止这些疾病 。
脚底
脚底的涌泉穴也是容易受风寒的地方 。长期在冰冷潮湿的地方行走、鞋袜潮湿后不立即更换、睡觉时冷气正对着脚底吹,都会招致寒气的入侵 。
养生秘诀
经常按摩脚底,用热水泡脚,可以将寒气从脚底排散出去 。
寒气是无孔不入!要防止寒气入侵,就得保护好我们的五官和九窍

月子病排寒

文章插图
3月子病排寒饮食疗法1产后腹痛
产妇表现为腹痛隐隐,喜温,恶露量少色淡,脉细弱 。
宜用当归生姜羊肉汤补气养血,温中散寒 。取当归15克 , 生姜50克,陈皮10克,羊肉400克 。将羊肉切小块放入沸水中焯去血腥后用清水洗净,生姜切片 。一起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和盐,武火烧开文火炖至肉烂即可食用 。
2产后大便难
产妇大便干燥数日不解,解时艰涩难下,脉虚细 。
宜用鸡蛋阿胶小米粥滋阴补血 , 润肠通便 。取鸡蛋1个 , 阿胶6克,小米100克 。先将小米放入砂锅加适量水熬成稀粥,把阿胶放入杯中烊化,将鸡蛋打碎调好,然后用热小米粥300毫升冲兑,加入适量蜂蜜即可 。
3产后自汗盗汗
【月子病排寒】 产后汗多,不能自止,动则加剧,脉虚弱 。
宜用黄芪小麦粥益气健脾 , 固表止汗 。取黄芪15克,防风5克,小麦40克 , 糯米20克 。黄芪、小麦先放入砂锅中加水800毫升,小麦炖烂后加入糯米、防风,再炖30分钟即可 。

月子病排寒

文章插图
4小贴士产后妈妈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感染风寒,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患上了月子病 。

月子病排寒

文章插图

    推荐阅读